贺兰县纪委
首页 > 清风文苑 正文

清风文苑

风雨不动安如山

稿件来源: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发布时间: 2025-04-11 10:11:39
分享至:

  唐朝上元二年(公元761年)八月,杜甫在成都浣花溪畔搭建的茅屋被秋风吹破,又逢连夜大雨,他百感交集,写下了流传千古的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。其中的名句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!风雨不动安如山”,表达了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。

  “风雨不动安如山”,即房屋稳固如山,无论面临多大的风雨,都岿然不动,后来也被用来比喻面对困境时的韧劲与定力,这种定力来自高远的志向、坚定的信念。古人说“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”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”,心中之志,就是目标、理想和信仰,是自己心中笃定的方向。理想信念之于人,就像主心骨、定盘星、指南针,有了它,就有了“虽九死其犹未悔”“历百折而仍向东”的毅力与恒心。

  1842年8月,林则徐从西安出发赴伊犁。在和家人告别之际,尽管前途未卜,他仍忧国忧民,写下《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》,留下名句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福祸避趋之”。4个多月后,林则徐抵达西北边陲伊犁将军驻节地惠远城。此时,他已经年近六十,身体状况不好,却“受屈而不怨尤”。

  在人生的低谷里,林则徐活出了人生的至高境界:开荒屯田,兴修水利,戍边新疆,造福百姓。1844年,为引喀什河水灌溉阿齐乌苏荒地,林则徐协助伊犁将军修浚阿齐乌苏大渠。他主动捐资承修其中最艰巨的龙口工程,以衰病之身亲临工地,昼夜谋划,设计督修。渠道畅通后,伊犁大面积荒地变成良田,百姓感念其恩德,称这条大渠为“林公渠”。林则徐还在吐鲁番、哈密等地开浚了一批新型坎儿井,有力促进了新疆农业生产和发展,坎儿井也被百姓称为“林公井”。

  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;壁立千仞,无欲则刚。”林则徐少年时便立下经世致用为苍生的人生信念,心中充盈着家国情怀。纵观他的一生,无论得志之时,还是失意之日,始终志向不改,做到为官一地,造福一方,以百姓安居乐业为己任,用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“士志于道”。

  “万物得其本者生,百事得其道者成。”一个人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,才能经受住风霜冰雪的考验,耐得住安危冷暖的磨砺,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意志,做到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“风雨不动安如山”。

 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,中国共产党的“本”与“道”,是坚定的理想信念。百余年来,一代代共产党人汇聚在信仰的旗帜下,不求显达于世、不求暂得于己,为了理想信念前仆后继、舍生取义。

  “雪皑皑,野茫茫,高原寒,炊断粮。红军都是钢铁汉,千锤百炼不怕难。雪山低头迎远客,草毯泥毡扎营盘。风雨侵衣骨更硬,野菜充饥志越坚。官兵一致同甘苦,革命理想高于天。”90年前,这个年轻的政党,带领一支年轻的军队,进行了一次无与伦比的远征。

  这一路,艰苦卓绝。他们翻越夹金山、梦笔山、长板山,空气稀薄,寒风刺骨,积雪终年不化;他们走过茫茫草地,一望无涯,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,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其中;他们血战湘江,四渡赤水,强渡大渡河,飞夺泸定桥,穿过枪林弹雨,突破围追堵截,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……长征的胜利,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,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。

  还记得湘江边,红34师临危受命:“坚决阻击尾追之敌,掩护红八军团过江,尔后为全军后卫。万一被敌截断,返回湘南打游击。”为掩护主力红军渡过湘江,红34师师长陈树湘率领全师与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五夜,付出重大牺牲,全师由6000余人锐减至不足1000人。重伤被俘的陈树湘,撕开腹部伤口,绞断肠子,牺牲时年仅29岁。

  回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,牺牲,是一个高频词——“世界上没有哪个政党像我们这样,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,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,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。”有那么多至暗时刻,那么多岌岌可危的瞬间,面对惊涛骇浪,面对各种打击,我们党却总能化危为机、化险为夷,最终由小到大,由弱到强。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胜利,其原因不仅仅是有正确的主义、正确的路线,还因为有千千万万怀着坚定理想信念、不怕牺牲的党员。革命终将胜利的信念,始终支撑着他们——即便他们并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迎来胜利的那一天,但只要他们信仰的共产主义终将到来,就足够了。

  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,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。有了理想信念,就能涵养“忠诚印寸心,浩然充两间”的高尚品格,就能唤醒“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面”的觉悟境界,就能激发“为人民谋幸福,为民族谋复兴,为世界谋大同”的使命担当,就能拥有“风雨不动安如山”的强大定力。一路走来,从两万五千里长征到抗美援朝横扫三千里沃野,从脱贫攻坚千年梦圆到载人航天、探月工程攀科技高峰,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一代代共产党员矢志奋斗,在天地间演绎出寻常时光中难以想象的传奇。

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,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。拥有14亿多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,手握科学真理,脚踏人间正道,把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,我们信心十足、力量十足。新征程上,任凭世界风云变幻,我们都要做到“风雨不动安如山”“乱云飞渡仍从容”,坚定理想信念,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,在磨砺中经受洗礼,在困境中敢于胜利,一切将如青年马克思曾经的预言:“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,但将永远存在。”(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 郝思斯)

>>><<<